青草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怀念孙平,他曾在新民晚报上为读者带来许多有益有趣的剪纸作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4 13:46:00    

今天凌晨,著名剪纸艺术家孙平在上海逝世,享年88岁。他是夜光杯的老朋友,1958年开始,就向夜光杯投稿,为读者带来有益有趣的剪纸作品。2021年2月,他曾为《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封面撰文《精雕细琢游天下》,讲述自己的剪纸人生,今日重温此文和他的剪纸作品,纪念孙平老先生。

书海飘香

2月4日,《从海派到新海派——孙平剪纸艺术展》将在徐汇艺术馆开幕。从1958年《麦穗当龙舞》的幻想至《驰向春天》的憧憬,孙平老先生的剪纸作品为新中国工艺美术及儿童美术的发展,刻录下一路走来的轨迹,平凡却隽永。 ——编者

2021年2月3日 国家艺术杂志封面

“邂逅”名师

1955年,我在上海艺术师范念书时,在静安寺的新华书店“偶遇”林曦明先生的《农村新窗花》剪纸集,被书里那纯朴清新、简约强烈并富有浓郁装饰味的作品迷住了,就此与剪纸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曾是市工人文化宫和市青年宫剪纸创作小组的成员,著名海派剪纸艺术家王子淦先生是我们的指导老师,林曦明、徐飞鸿两位前辈也常来辅导我们,有机会近距离向三位海派剪纸艺术大师当面请教,让我受益匪浅。那段时间,通过大师们的指点、同行间的交流,我的作品在题材新、构思巧的同时,越来越具海派剪纸的韵味,形成造型活泼、装饰性强的个性特点。

彩虹雨

我爱好旅游和摄影,几乎每年寒暑假,都要抽空和同行们外出摄影采风。退休后,我更是一有机会就背起摄影器材去亲近大自然。新居装修,我专门隔出了个小暗室,并特地去苏州购置了彩色暗房设备。每次采风归来,我便一头扎进暗房,在黑暗中有滋有味地处理一大堆斑斓的色彩。

2003年突发非典疫情,我也只能乖乖地在家呆着,随手整理起以前创作的剪纸作品,翻着翻着,我翻出个新想法:我几乎走遍了神州大地,何不重拾挚爱多年的剪纸艺术,把镜头中的好山好水用刻刀留存在纸上呢?就此,我的重心便从“背起相机跋山涉水游天下”变成“手握刻刀精雕细琢天下游”。

放飞春天

风光剪纸的创作过程,是一次次充满乐趣的逍遥游,随着手起刀落,旅途中与大自然亲密相拥的那时刻,不断从纸间浮现。刻着刻着,我的身心完全沉醉在与山山水水的交融之中,常常戴着老花眼镜挑灯刀耕至深夜。

三峰入云迎朝阳

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冬雪闻名天下,我对黄山情有独钟,曾26次登上黄山,对山上的景观了如指掌,所以重新开始创作的第一个对象就是黄山,一口气连刻了一组二十幅黄山风景。一战成功,意犹未尽,又接连创作了张家界、桂林、三清山、华山等数组作品。刻着刻着,发觉这些剪纸还是比较写实的,如同风光照片的简单复制,缺乏创意,也缺少剪纸元素的呈现。

“风光”无限

仔细翻阅自己历年来拍摄的相册,我意识到一幅好的风光照片不是对自然山水简单的截取,而需在构思、取景、光影、色彩等诸多环节上动脑筋。风光剪纸的创作,应该在主题的确立、画面的构成、黑白的对比、色块的组合等方面下功夫,既要追求作品的形式新颖,也要融入剪纸的独特韵味。

山魂

茅塞顿开后,我在继续创作黄山题材的作品《山魂》时,感觉就大不一样了。我运用阴阳刻结合的手法,让黄山标志性的景物迎客松、梦笔生花既形态突出又与周围的山石浑然一体。

那年春天去安徽歙县,眼前出现跨石板道而建,逶迤于田野中的牌坊群,在金灿灿的油菜花簇拥下,形成一道古朴挺秀且具有浓郁徽派韵味的风景线,画面感极强。一回家,我便提起画笔,吸取徽派石雕艺术造型古拙、纹饰优雅、简繁相称、疏密得体的风格,勾勒出一幅《牌坊群春意盎然》的草图来,正透视的构图,画面简洁、独特。

牌坊群春意盎然

黟县的宏村是徽派建筑的代表,这个被青山绿水环抱的小山村深深地吸引了我。村口南湖中,白墙黛瓦的徽居倒影配上白鹅浮绿水的身形,实在太优美,我久久地站在岸边欣赏,一个画面也渐渐浮现。《村里有面大镜子》在构图上吸取徽砚的艺术造型特色,在手法上运用剪纸阴阳刻结合的技巧,作品一完成,效果别具一格。在水乡乌镇漫步,蓝天白云下,随风飘扬的一幅幅蓝印花布,映入眼帘,挥之不去。回沪途中,就有了《水乡飞舞中国蓝》的构思,当晚就完成了初稿。轻舞飞扬的蓝印花布缝隙中,显露出乌镇民居的一角,画面虚实相间,轻松欢快。刻制这幅剪纸时,我情不自禁地哼起了江南小调。

村里有面大镜子

从《牌坊群春意盎然》到《水乡飞舞中国蓝》,这些剪纸作品突破了传统表现模式,融入了当代艺术的构成元素,小试牛刀,取得不错的效果,我兴趣盎然地继续走在新剪纸的创作路上。

以“新”制胜

剪纸作为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我们这些紧随前辈大师们足迹前行的后来者,在继承优秀的传统符号、技巧、元素的基础上,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创新,只有不断在“新”字上下功夫,做到题材新、构思新、形式新、手法新,才能呈现出跟上时代发展节拍的佳作新作。

水乡飞舞中国蓝

此外,给作品取个紧扣主题、新颖别致、朗朗上口、富有诗意的标题,往往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提升作品的感染力。比如《水乡飞舞中国蓝》这幅作品,乌镇是中国著名的水乡,蓝印花布是中国著名的民间工艺品,“水乡”代表了地域特点,“中国蓝”则显示了民间特色,中间加上“飞舞”两字,既突出了动感,又似乎隐隐约约地带来了旋律,标题配合画面,呈现出欢快的效果。为作品取标题,有的带点诗意,有的赋予寓意,有的借用民族符号,有的直接引用流行元素,有些是有感而发、脱口而出,有些则是反复推敲,动了一番脑筋。

海上升明月

剪纸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无尽乐趣,我是属牛的,已是八十四岁的耄耋老人了,体力、精力与视力均大不如前,但我仍不忘初心,会用陪伴了我60多年的刻刀,继续刀耕不止,用心、用情创作出更多与日新月异的时代相符的新作品来。

我爱剪纸!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青草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