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08:03:00
5月3日,医圣祠内一派绿意盎然,省级非遗唐河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方清亮和退休教师方恩铎一起,仔细辨认着祠内几块碑刻上的字迹。“《继修医圣祠春台亭碑记》,‘方从直撰文并书’,还有方策,这是咱方姓先祖!这块碑上,方有典,这是俺家先祖啊……”方清亮指着碑刻高兴地说。紧接着,他们又来到另一块碑刻前,找到了“方道鳌”的名字,“这也是咱方姓先祖!”方恩铎说。
南阳方氏后人寻迹医圣祠,揭开了一段被岁月尘封的护祠历史。其中,《蠲赎地亩合赡三皇庙、医圣祠碑记》一碑立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首事者为“太学生春草堂方道鳌,邑庠生致和堂张国贤,保和堂方策、子廪生从直”,他们都捐银20两,另有24个堂号的医士和10名药客、太学生也捐了钱。其中两个堂号的医士分别为府、县医官。碑文是当时的南阳知县袁树手书,记载的是一件对医圣祠影响深远的事情:袁树到南阳就任知县,刚下车,医士方道鳌等人就见他并提出了捐资归赎三皇庙赡地的请求。袁树询问缘由方知,南阳城东有三皇庙,供奉着伏羲、神农、黄帝三皇塑像,大殿两旁配祀有十大名医,“庙有香火地四顷余亩”。但后来由于匪患,庙僧把地当掉了,导致祭祀活动无法开展,庙也日益破败。袁树了解前因后果后非常感动,不仅十分支持方道鳌等人的请求,同时指出,十大名医中有张仲景先生,他“于汉为贤太守、于宛为乡先达、于医林复为医圣”,且张仲景先生的墓与祠在三皇庙北仅几步,若合二为一,以赎地所出每年修缮、祭祀,会很方便。方道鳌等人听了很高兴,也赞同这样做,遂出资捐钱。
《蠲赎地亩合赡三皇庙、医圣祠碑记》还详细记述了如何推选住持道人李成训并将赎回的地亩交其管理之事。将三皇庙和医圣祠合二为一,这当是医圣祠历史上一段佳话。立碑210年后,1980年,医圣祠扩建,东关三皇庙拆改为医圣祠大门,两者真正地融为一体。如今医圣祠名扬天下,仲景文化如一盏不灭的火炬,始终照亮着人类健康之路。
《继修医圣祠春台亭碑记》则立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继修春台亭的首事者是方策、方从直父子,李溥、李青藜父子以及王太和、许克基、汪世勋。落款“己酉科拔贡邑后学方从直撰文并书”。“宛南一大都会也,而快登临时观游者,惟医圣祠春台一亭,背枕高岭,襟带流泉,林木阴森,鸣禽上下,称胜概焉。登之者隹气千重,城郭在右,平畴万顷,绣壤在左,温溪与白水互潆洄……”方从直的碑文写得洋洋洒洒,于文采飞扬中点明春台亭在南阳城的方位,引出春台亭“斯岂非胜地名区,宜时加修葺,而不可听其倾圮者哉”之论。接着,“况乎医圣太守,功在万世,而为南阳之乡先生,其祠中之亭,又岂非乡党后生所宜时加修葺,而不可听其倾圮者哉!”认为医圣故里,有责任对春台亭修葺维护。随后讲述了继修春台亭的过程及具体修缮内容:“亭创始无考,至雍正八年,邑庠李君伯逊重修之。而今兹继修者,则明经天如公(天如当为首事李溥的字或号)继其先大父之志,捐重赀首倡之;郡人士出公资共助之;庙祝(即住持李成训)亦时出己财以济不给;而先君子(即先父方策)始终董成之也。是役虽仍旧址,而视前加崇焉,视前增华焉。柱之木者,易以石,计坚久也;轩之敞者,护以槅,庇风雨也。而且周以石栏,俾凭眺者有所依;砌以石阶,使登陟者不觉劳。募资选材,鸠(鸠合)工营建。落成时为戊申(乾隆五十三年,即1788年)之夏,盖于今已七年矣……”
由此可知春台亭历史的久远与沧桑:此碑虽立于乾隆五十九年,但春台亭重修于雍正八年、继修落成于乾隆五十三年,至于最初建于何时则无考。方从直还在碑文中说明了撰文刻碑的原因:其父方策主持继修春台亭一事,但春台亭落成后,却未能及时刻碑来彰显天如公三代修亭义举、住持李成训和其徒孔必辉的举事经营以及南阳郡捐资人士的乐义好施,且天如公和李成训均未能看到继修落成便离世,因此方策也“郁郁然抱憾以逝”。方从直决心完成父愿,遂在春台亭继修落成七年、父亲抱憾逝世三年后,完成了刻碑之举。除了这块主碑外,还有两块碑刻,是为继修春台亭捐钱人刻的功德碑,碑上便有方清亮先祖方有典的名字。
“2021年我到医圣祠看古碑,发现《蠲赎地亩合赡三皇庙、医圣祠碑记》记录南阳方姓先祖是首事者,十分兴奋,后来为抄、校碑文,我又先后数次到医圣祠,不经意间,发现另外的碑刻上记载着方姓先祖参与了春台亭修葺之事。”方恩铎说,这些碑刻上记录的历史,是翔实而重要的史料,展现了南阳先民对善的追求、对医圣张仲景的景仰之情。
“方策、方从直、方道鳌、方有典都是南阳方姓的先祖,大多行医,在清代乾隆年间为保护医圣祠作出了贡献。值得后人缅怀。”方清亮说,“我从小就听我姑说我们祖上是从医开药铺的。后来我家从南阳城区迁到唐河源潭,虽然不再从医了,但小时候家里到处是医书。我家现在还保存着一个祖上传下的明代药碾子,我姑说上面是船(形),下边三根柱象征天、地、人。”他说,能够在医圣祠追溯先祖方有典及其他方姓先祖的护祠善行,让他心中十分高兴。如今,身为传拓名家的他虽未从医,但一直热心于非遗传承和各种公益事业,骨子里,传承了先祖乐善好施的古朴遗风。
医圣祠内,两处碑刻静静矗立,引人步入过往的历史岁月。石碑上,刻下的不仅是药香浸润的往事,更是温热未散的民心。在百姓解囊捐资的善举里,仲景济世精神在这块土地上流转升腾、薪火相承……
全媒体记者 李萍
编辑:辛灵飒 初审:陈丹丹 终审:王笑荷
【视频】“决胜收官‘十四五’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咸阳市广播电视台2025年大型全媒体行动今日启动!
2025-03-25 23:17:03本周陕西上演“气温过山车” 强降温+吹风即将来袭!
2025-03-26 12:35:12强化风险源头治理 高质量推进法治鞍钢建设
2025-03-25 23:20:19突然!知名品牌 多地闭店!
2025-03-26 12:38:00向农民学习种田 到美院进修文创 樱花小院主理人有个“五年计划”
2025-03-25 23:24:03济南这一片区征收!
2025-03-26 12:42:04OPPO Find X8 Ultra参数全曝光 Find X8现谷底价遭疯抢
2025-03-25 23:27:11轻微刑事案件最快一天审结,上栗县人民检察院成立专业团队高效办理轻罪案件
2025-03-26 12:45:03农发行山东省分行营业部3亿元农发债资金落地,谱写支农筹资新篇章
2025-05-07 22:23:00“五一”假期,全省公安机关暖心护航
2025-05-07 22:09:007旬大娘5年间反复腰痛,这项技术让老人解除病痛
2025-05-07 21:05:00“超少年”逐梦赛场, “悦苗杯”热血启幕
2025-05-07 20:56:00多名90后干部被查处!
2025-05-07 20:20:00卢氏县文峪乡:万亩樱桃火了乡村 富了村民
2025-05-07 19:43:00上市未满一年,吉利汽车建议私有化极氪,并从纽交所退市
2025-05-07 17:27:00也门萨那机场遭以军空袭 损失达5亿美元
2025-05-07 1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