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小满时节必吃清单!蒜薹、荸荠、冬瓜,祛湿健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10:5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燕 通讯员 张弛 沈军

小满,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副主任中药师刘丽琴提醒,进入小满以后,气温明显升高,雨水开始增多,预示着潮湿闷热的天气即将到来,此时养生需注重“防热防湿”。

IC photo 供图

着装不沾湿

小满时节气候时冷时热,切忌乱穿衣,应随着气温变化适时增减。另外,着装应以简单、舒适、能吸汗透气的棉质服装为好,如若因雨水或汗水湿衣,须及时换装,以免湿气郁积在皮肤,而诱发湿疹、痱子等皮肤病。

饮食需利湿

小满时气候开始变得湿热,宜吃些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

比如冬瓜,它含有的葫芦巴碱和丙醇二酸,对人体新陈代谢有一定作用,可以阻止糖类转化成脂肪。冬瓜含钠量低而含钾量高,并含维生素C,一定程度上利尿降糖。

其他还有薏苡仁、赤小豆、绿豆、丝瓜、黄瓜、西瓜、鲫鱼、草鱼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少食甘肥滋腻、生湿助热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油炸熏烤食物及辣椒、芥末、胡椒、羊肉等。

应季品蒜薹

蒜薹是小满时节的应季蔬菜之一,有祛湿驱寒,温中健胃之效,适合这个季节给身体补充阳气;对于有腹胀、腹痛等胃寒症状的,也有温补作用。另外,蒜薹中还含有辣素、大蒜素,有消毒杀菌的作用。但注意胃炎、胃溃疡或热性体质者不宜多吃。

伤阳揉“三里”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方法:用拇指指面按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以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为度,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功效:扶正祛邪、养护阳气。

清心按劳宫

位置:位于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做法:用左手拇指放于右手掌心处的劳宫穴,其余四指放于右手的背面作支撑;拇指以旋转的方式揉按穴位,每日1~2次,每次20~30秒为宜,左右手交替反复。

功效:清心火、安心神,对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等上火症状,有不错的缓解作用。

美味膳食

荸荠冰糖藕羹

材料:荸荠250克,藕150克,冰糖适量。

做法:荸荠洗净去皮切块,藕洗净切片。砂锅加水适量,将荸荠、藕同入锅内文火煮炖20分钟时,加入冰糖再炖10分钟,起锅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利湿,健脾开胃,止泻固精。

淮豉煲小排

材料:山药10g,淡豆豉5g,薏苡仁5g,枸杞子5g,净猪肋排100g,茭白50 g。

做法:猪排骨洗净切块,焯水;茭白洗净后切块,热水烫后捞出。锅内加少许食用油,下入淡豆豉煸出香味,再依次下入排骨、茭白,加入料酒、姜片、葱段,煸炒后加入开水。然后加入盐、白胡椒粉、白糖、生抽等,调好味道,再加入山药、薏苡仁、枸杞子。小火炖50 min至排骨脱骨,淋入少许香油即可出锅食用。

功效:清热散郁,生津止渴,养阴护胃,益气除烦。中满有积滞者不宜。

山药薏米粥

材料:鲜山药200克、薏苡仁30克、莲子(去心)15克、大枣(去核)10枚、鲜百合30克、小米50-100克。

做法: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鲜百合用开水焯一下,盛出备用。山药块、薏苡仁、莲子、大枣、小米放入锅中,加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两个小时,快出锅时加入焯好的百合。

功效:健脾祛湿、益气安神。体质虚寒以及怀孕的妇女慎食。

“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青草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