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8:43:00
“这是雪吗?这不是雪,这是老天爷撒的糖霜盐……”近日,“沂蒙二姐”吕玉霞浸透着泥土芬芳的诗句在网络上广泛流传。流畅的表达、朴实的语言、温暖的治愈力量,触动听者内心深处的温柔。
从“沂蒙二姐”吕玉霞,到“外卖诗人”王计兵、“乡村诗人”韩仕梅、“矿工诗人”陈年喜、“牧羊诗人”李松山,再到更早的现象级草根诗人余秀华、许立志等,他们都用情感真挚的诗歌撞击读者的心灵。
他们的诗歌好在哪里?诗歌写作如何触动心灵?记者采访诗人、研究者,一探究竟。
写春天、瓜果,写外卖员的双脚
这些诗饱含沉甸甸的生命意识
吕玉霞种稻米、种水果、种蔬菜,开货车、纺纱纺线,也写诗歌。在她的笔下,春天“是年轮循环的波纹,是花红柳绿的宣言,是农民扶犁的闹钟”,她说“生活本身就是诗,生活本身就是歌”,她想“与命斗,不甘心随波逐流”。吕玉霞以诗歌抒发情感的短视频,最高点赞量达到100多万,其单平台账号粉丝量从40万猛增至近150万,她的诗歌正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带给大家一个诗意浪漫的春天。
不只有吕玉霞。近两年,在送外卖等待红绿灯、等电梯的间隙,王计兵写出了《赶时间的人》等诗集,并登上今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为王菲演唱的歌曲报幕;农村妇女韩仕梅用诗歌揉碎了过往的磨难,出版诗集《海浪将我拥起》;在炸药箱子上写诗,演绎当代版《活着》的“矿工诗人”陈年喜凭借《炸裂志》等诗集出圈,站上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的讲堂;自小患有脑膜炎的“牧羊诗人”李松山等,他们都用朴实的诗歌敲开读者心灵的大门。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桑哲出版多部诗歌研究著作,并一直关注着“草根诗人”这个群体。他称,近年来,草根诗人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对于吕玉霞、王计兵等人诗歌的独特魅力,桑哲给出具体分析:“吕玉霞的‘放下遥不可及的梦想/像这成熟的谷穗一样吹自己的风’,可以说既承接陶渊明‘种豆南山下’的田园意境,又以返璞姿态对抗现代性焦虑。她写‘藤蔓下的瓜果/是日月轮回的星辰’,以瓜果到星辰的隐喻,打破时空界限,赋予了平凡劳作永恒感。她的‘我的手掌纹路里/藏着三代人的麦芒’,将身体印记与家族命运交织,展现了底层劳动者的坚韧。”
桑哲认为,王计兵诗歌也有质朴的情感和浓烈的现实关照。“王计兵在《赶时间的人》里写‘从空气里赶出风/从风里赶出刀子/一个个飞奔的外卖员/用双脚锤击大地/在这个人间不断地淬火’,是外卖员视角的工业书写,也是以现代的语法重构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民生关怀。在《春天》中,王计兵构建新的生存意象——‘生活给了我多少积雪/我就能遇到多少春天’,将外卖骑手的奔波劳碌转化为生命的百折不挠。”
韩仕梅写道:“卑微得犹如尘世里的一粒尘埃/当我起舞时/也会卷来一阵狂风。”陈年喜有这样的诗句:“一场大雪从山顶落下/落满我的骨头/从此再也没有融化。”余秀华在《荒漠》中创造了“一个能够升起月亮的身体/必然驮住了无数次日落”的惊人意象。诗人的诗句总是能席卷生活,令人心头一惊。
桑哲分析称,“草根诗人”的作品往往在艺术层面展现出非常独特的魅力,他们会摒弃华丽辞藻的堆砌,以质朴平实的语言直抵人心;他们擅于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选取底层民众熟悉的事物作为意象,迅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他们作品的情感非常真挚浓烈,毫不掩饰地抒发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将底层生活的艰辛、对梦想的渴望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草根诗人的诗歌扎根于真实的底层生活,是个人生活经历和现实背景的写照,饱含着沉甸甸的生命意识。这些作品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了当下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精神状态,为后世研究当代社会提供了珍贵的文化资料。”
他们写诗,影像化呈现诗
让诗歌走向市井街巷
怎么看极具旺盛生命力的草根写诗呢?著名诗人桑恒昌表示,写诗就怕两手空空,两眼空空,心里也空空,去编造一些东西,那实在是不堪卒读、不忍聆听,诗人积累多了,自然溢出来的东西就是诗歌,诗歌最重要的是有情感、有诗意,是心里长出来的文字。他告诉记者,草根诗人频繁出现,是很正常的现象,他们没有别的地方或者场所去命名自己的诗歌,就被人叫作“草根诗歌”,但这些诗歌里也出现了不少有情感、有诗意的好作品。“诗歌的创作跟个人的身份一点关系都没有,不管是所谓‘草根’的人,还是跨界的人,谁都可以写诗,且照样能写出触及灵魂的好东西。”
有趣的是,无论是吕玉霞,还是王计兵,他们出圈和打动人的不再仅仅是诗句本身,写作者在短视频中呈现出来的劳动场景、生活场景,以及自信坚韧的个人形象,共同构成了诗的要素。他们书写了诗歌,也将诗歌视频化、影像化,以一种新形式,让诗歌抵达读者。桑哲也观察到,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草根诗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展示平台和传播渠道,社交媒体等虚拟空间,打破了传统诗歌发表的门槛和限制,让每个有创作热情的人都能够传播具有自身独特气质的作品,只需拍摄生活,轻点鼠标,好诗就能传遍世界。“技术赋能极大地拓宽了草根诗人的受众群体,也促进了诗歌创作的多元化,让不同背景、不同风格的诗歌都有机会展示。吕玉霞、王计兵的诗歌视频获得百余万点赞时,诗歌正在从精英沙龙走向市井街巷。”
当下时代,为何我们更容易被草根诗人的作品俘获和打动呢?桑哲认为有多重因素,一是传统诗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境,比如出现了创作题材狭窄、表现形式单一、与现实生活脱节等问题,高高在上、晦涩难懂的诗歌不再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反映不同社会阶层生活、不同人生阅历的草根诗歌,表达真实情感,而且大胆创新,以不同形式与风格慰藉读者的心灵。
近日,著名作家陈应松在《书摘》刊发文章《草根写作:文学的还魂草》,他认为草根写作与当下文学的贵族化、虚假化、矫情化、工匠化和程式化做抵抗,“有一种可贵的品质,这就是它的草莽性质,它的野性风格,它的激情书写,它有着文学的真情、真心、真痛,更有来自底层的正义、良知、道德、人性的拷问与呼号。”
同时,桑哲也注意到,在草根诗人现象中,公众的关注点常常过度聚焦于“草根”“农妇”乃至“疾病缠身”等标签,而非诗歌本身。他认为,草根身份容易引发大众的猎奇心理,增加话题度,满足人们对底层逆袭故事的期待,但也容易带来认知偏差,使得真正优秀的作品被忽视,也会让草根诗人陷入身份束缚,难以突破标签的限制,难让写作持久化。“总以‘草根’作为标签,也会阻碍这些写作者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中获得公正的评价。当然,为了适应草根诗人现象,诗歌评价标准也要进行调整和完善,需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应更加注重诗歌的情感表达、现实意义和创新价值,而不仅仅局限于注重格律、技巧、文化底蕴等。”桑哲说,对更多草根诗歌品质良莠不齐、语言粗糙、直白宣泄等问题,诗歌界也应积极应对挑战,为草根诗人提供更多的创作指导和展示平台,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注重诗歌逻辑和节奏、提升艺术提炼水平,推动草根诗歌的健康发展。
(大众新闻记者 师文静)
北大50万人研究:每日喝茶4克以上,会增加整体癌症风险?可信吗
2025-04-29 21:26:00【健康养生】“痰”是很多疾病的源头,夏季将至,抓紧清扫一下体内的“痰湿”!让身体更轻松~
2025-04-28 10:57:00民调显示特朗普执政百日支持率为80年来美历任总统最低
2025-04-28 06:11:005月1日-5日,鄂尔多斯这些人可免费游动物园、海洋馆→
2025-04-25 17:16:00成年国民纸质图书电子书阅读量双增长
2025-04-25 09:52:00杭州脑瘫女骑手差评多?美团:差评自动免责,孩子未来学费全包
2025-04-22 18:52:00梁平获2024年度人民文学奖“特别奖”:年逾古稀,唯有写作不可辜负
2025-04-19 14:05:00中国日报社参加第三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作品专项初评的公示
2025-04-18 12:41:00【视频】“决胜收官‘十四五’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咸阳市广播电视台2025年大型全媒体行动今日启动!
2025-03-25 23:17:03本周陕西上演“气温过山车” 强降温+吹风即将来袭!
2025-03-26 12:35:12强化风险源头治理 高质量推进法治鞍钢建设
2025-03-25 23:20:19突然!知名品牌 多地闭店!
2025-03-26 12:38:00向农民学习种田 到美院进修文创 樱花小院主理人有个“五年计划”
2025-03-25 23:24:03济南这一片区征收!
2025-03-26 12:42:04OPPO Find X8 Ultra参数全曝光 Find X8现谷底价遭疯抢
2025-03-25 23:27:11轻微刑事案件最快一天审结,上栗县人民检察院成立专业团队高效办理轻罪案件
2025-03-26 12:45:03太原旅游公交专线2(火车站⇌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开通
2025-05-01 17:07:00五一出行必看丨高速免费通行有技巧 自驾出发前先了解
2025-05-01 16:20:00创六项世界纪录 昌九高铁扬子洲赣江公铁大桥钢梁吊装完成
2025-05-01 16:19:00“遂银之夜”燃动山水诗韵 金融助力“活力遂宁”再谱新章
2025-05-01 16:11:00打造复合型乡村理想社区 “我在蓬溪有个院”主题推介活动举行
2025-05-01 15:55:00药王洞养生小镇——在黄土塬上,邂逅蓬莱时光
2025-05-01 13:03:00绿色经济产值近900亿元 苏州工业园区唱响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双重奏”
2025-05-01 12:12:00假期首日全国大部天气晴好 北方多风注意防风防火
2025-05-01 1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