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14:25:00
央视网消息:这个“五一”假期,敦煌再次人山人海。不过就在5月3日的傍晚,敦煌市刚刚经历了一场部分地区最大风力达到12级的强沙尘暴。当时,有近万名游客滞留在敦煌的几个景区内,敦煌市立即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与强沙尘暴“赛跑”,3个小时内就把所有滞留的游客安全地送回了市区。5日,敦煌的景点照常开放,星空音乐会万人大合唱等活动照常举行。从18时启动应急预案到22时完成近万名旅客的转运,敦煌的相关职能部门经历了怎样的判断、决策、动员相关力量的过程?这对于其他想要发展文旅的城市又有哪些借鉴意义?
强沙尘突袭敦煌 近万名游客滞留景区
先来看看这场沙尘暴的威力。
5月3日18时许,敦煌市出现能见度小于700米的强沙尘暴天气,市区最大风力9级,雅丹地区最大风力12级。18时53分,敦煌市升级发布沙尘暴橙色预警。当地随即启动应急预案,紧急叫停景区内观光车、骆驼骑行、滑沙等娱乐项目,并取消当晚的万人星空演唱会,同时组织安保力量对游客进行紧急疏散。
受沙尘暴天气影响,近万名游客滞留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阳关、玉门关和雅丹景区。由于沙尘暴较强,加上傍晚时分天色逐渐变暗,如何将滞留旅客安全转运出景区迫在眉睫。
为何转运旅客迫在眉睫?
对于敦煌这座多风沙的城市来说,这种程度的沙尘暴在当地是否多见?记者了解到,由于受蒙古高压和地形地貌的共同作用,由于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风沙频繁,敦煌具有典型的沙漠气候特征。而且敦煌位于多个沙漠包围区域,周边塔克拉玛干沙漠、库姆塔格沙漠的沙源丰富,只要风力达到4级以上便可掀起沙尘。沙尘天气在敦煌不算少见。但今年“五一”遭遇这么大的沙尘暴,在当地人看来也算罕见,敦煌气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一次强沙尘暴天气中,敦煌市能见度小于500米,市区最大风力达到9级,雅丹地区最大风力达到12级。
大游客量、强沙尘暴,又在傍晚天色将暗的时候,这三个因素叠加其实对于景区的挑战还是比较大的。首先,5月3日,敦煌的各大景区景点入园参观人数达到6万人次,单单是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在18时强沙尘暴来袭之时,实时在园人数都超过1万人次。游客中,外地游客占比超过90%,特别是对于南方游客来讲,突然遭遇沙尘暴难免会有一定心理上的慌乱,会不知道该怎么办。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核心景区的面积达到76平方千米,比1万个足球场都大。这么大的面积,在能见度迅速下降的情况下,如果脱离景区道路,走在沙山上会很容易迷失方向,一旦方向走返,则有可能走入沙漠腹地。随着天色变暗,沙漠的气温也会下降,这对于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上都有一定的危险性。此外,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距离市区有5.3公里左右,敦煌大部分的酒店都在市区。在这样的沙尘暴天气下,外地游客在陌生城市下的识路能力会下降。因此即便是对于风沙比较常见的敦煌来说,遇到这样等级的强沙尘,立刻采取应急措施对游客进行疏散转运,确实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争分夺秒转运游客 公车私车齐上阵
一般游客来到敦煌旅游大部分会选择住在市区的酒店,而像鸣沙山月牙泉等景点,从市区乘坐公交半小时内就能到达;而像远一点的阳关、玉门关和雅丹景区,距离市区就远了,开车车程约1个半小时,不过当地开通了玉门关、阳关景区直通车,但游客大多想节约时间,因此大多是选择包车或者打车前往这些景点。在沙尘暴天气下,能见度很低,游客在陌生城市下的识路能力会下降,容易迷路。因此,如何尽快转移旅客,确实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据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服务中心主任黄文明介绍,面对突发天气状况,景区第一时间启动应急疏散预案,通过广播系统来发布应急信息,停止售票检票。同时,相关部门协调文旅、交通,还有公务车辆免费输送游客,景区观光车也全部免费输送游客。同时,应急救援车第一时间响应游客需求。
沙尘暴出现后,敦煌市各级干部群众自发赴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义务接送游客。敦煌市月牙泉镇政府干部李文娟说:“面对突发情况,全镇镇村干部主动放弃节假日,出动15辆私家车接送部分游客返回市区。”
由于沙尘暴较强,加上傍晚时分天色逐渐变暗,为了确保游客安全,敦煌市调拨车辆来保证景区的游客疏散工作。在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出口,前来增援的车辆在公安交警部门的指挥下,依次排列成队,等候游客上车返回市区。
受沙尘暴天气影响,阳关景区滞留游客79人。当地镇政府、阳关景区积极协调联动,在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龙腾山庄、敦煌宿、阳关雅集等处对滞留游客进行了临时安置。截至5月3日22时,敦煌市各景区近万名游客全部转运安置完毕。
从预警到行动 如何分秒必争?
在这次转运中我们看到一个细节,当地是动用了公务车来运送游客。要知道,节假日期间公务用车一律封存,实行定点停放。那么这次转运行动当地出动公务车运送旅客是出于哪些考量?
据记者了解,这也是敦煌市首次启用公务用车用于极端天气下的游客转运。敦煌市机关事务中心调用了七座以上的公务车共计14辆,这也是敦煌市所有的7座以上公务用车。 这也是由于本次沙尘暴的级别符合《敦煌市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中,当沙尘暴天气造成的危害程度超出本单位控制能力,需要敦煌市政府提供援助和支持的,由应急指挥中心报请上级有关部门协调相关资源和力量参与事件处置。记者在敦煌市重点工作联系群中看到,3日18时30分,敦煌市主要领导通知启动大风天气预案,开展全市调度;21时05分,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所有游客疏散完毕。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所有的滞留游客全部完成转运和安置。
说到这次应急预案,首先看速度。5月3日18点53分,敦煌市气象台发布了沙尘暴橙色预警。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在18点58分和19点05分分别在官方公众号上发布了《闭园温馨提示》和《星空演唱会临时停演公告》,也就是说,预警发布仅仅5分钟,景区就迅速采取了闭园措施,同时启动了《鸣沙山月牙泉防沙尘暴应急救援预案》,开始转运游客。
应急预案中首先就是要有转运游客车辆。在3日当天,敦煌首先调集城市公交和农村班线车140余车次。敦煌当地的交通部门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集结车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节前有准备。针对五一期间,敦煌游客用车辆比较大,敦煌市区又推出“公交0元坐”的优惠政策,交通部门节前就在已有城市公交46辆,农村班线车36辆的基础上,再紧急调运旅游大巴100辆,针对像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这样的重点景区,提前就有快速疏散25000人的应急预案,从车辆的停放位置,如何接续调度都有预设路线。此外,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门前交通也在节前优化了通行路线,拓宽了道路,在高峰期启动应急疏散通道可以让整个路程所花费的时间缩短一半,这些举措都是在节前提前做好的应对举措为这一次的快速疏散提供了基础。此外,对于应急处置的经验也是这次转移游客有效率的因素之一。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从2023年起,在旅游旺季几乎天天都会开展万人星空演唱会活动,游客量最多的时候,景区常常要面临在演唱会后瞬时疏散超25000人的考验。因此,这几年,敦煌市各级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疏导方案,建立了各个部门之间快速响应联动机制。像这一次疏散转运不止是景区和交通部门在发力,敦煌市住建部门第一时间将城区路灯开灯时间提前,为市民游客点亮“安心路”。交警全员投入一线,实时处置突发情况。
说到这次转运与以往应急方案不同之处,来讲一个细节。记者在采访时遇到一名游客,她说在景区开始疏散转移游客的时候,因为能见度低,她们出了景区是跟着前面的一家人走,结果走了很久发现那家人是开车来的。当时,整个停车场前前后后就剩她们。这个时候她们真是的进退两难,因为往回走她们根本看不清路,继续往前也不用知道要走多远。这个时候,一个骑电动车的人出现了,他说他是景区工作人员还给她们看了证件。工作人员说,要想走到打车的地方,至少还有三公里,于是,他就说用电动车送他们一行人,前前后后一共跑了好几趟,才把她们所有人送到能打到车地方了,还跟出租车司机交代好酒店地址才放心离开。而像这样的转运细节,相信很多朋友都在社交媒体上刷到了。所以这次应急响应从预警到行动如何做到分秒必争的,充分的应急预案和人们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善心善举都是密不可分的。
发展旅游:“靠天”是福气“靠人”才是能力
在与强沙尘暴赛跑的过程中,除了应急预案中预备的转运力量,有些出租车、村镇干部自发转运游客,敦煌市甚至还出动了市政府机关事务中心的公务车辆,顺利完成了这次转运任务。
发展旅游,基本面或许是老天给的,但提升服务升级打怪,要考验人们的智慧。敦煌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让当地景区有了“靠天吃饭”资本,但是从这次与强沙尘暴的较量来看,敦煌当地人是将发展的主动权攥在了自己的手里。发展旅游,“靠天”是福气,“靠人”才是能力。敦煌这次与强沙尘“赛跑”,对于其他旅游城市又有哪些借鉴意义?来听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的分析。
在遭遇突发的沙尘暴天气时,敦煌市当地政府部门能够快速响应、及时调度,组织相关的车辆解救受困的游客。与此同时,当地热心的居民和社会组织也参与这样一场救援,帮助受困的游客解决吃饭住宿的难题。这样一种政府快速响应,社会广泛参与的机制,有效的解决了突发事件对文旅产业和游客安全带来的影响。这反映出当地政府部门在发展文旅产业的时候,能够比较好的关注到与之相关的一些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并且能够较好动员和调度相关资源,体现出政府治理的敏捷性。当然,如果能够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这样科技手段,尽可能提前预测和研判,既保证文旅产业能够较快发展,也能够确保安全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关系发展理念,应该是未来发展文旅产业的时候需要高度重视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强沙尘暴突袭敦煌近万人被困 如何在3小时内跑赢12级狂风?
2025-05-06 14:25:00人气旺 市面暖 活力足——2025年“五一”假期盘点
2025-05-06 10:12:00女子用钥匙挖“千年石窟”?景区最新回应:挖的是普通石英石
2025-05-05 16:40:00福建等地解锁特色旅游新图景 假期你去哪玩了?
2025-05-05 16:32:00咸阳:数字文旅带来“智慧”体验
2025-05-05 10:22:00香江观澜:香港创新求变迎“五一”客流高峰
2025-05-04 20:53:00“相”约五一 | 济南开埠博物馆五一开馆,游客如织
2025-05-04 15:19:00热门餐厅平均排队超1小时!五一假期长沙“味蕾游”出圈
2025-05-03 16:46:00【视频】“决胜收官‘十四五’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咸阳市广播电视台2025年大型全媒体行动今日启动!
2025-03-25 23:17:03本周陕西上演“气温过山车” 强降温+吹风即将来袭!
2025-03-26 12:35:12强化风险源头治理 高质量推进法治鞍钢建设
2025-03-25 23:20:19突然!知名品牌 多地闭店!
2025-03-26 12:38:00向农民学习种田 到美院进修文创 樱花小院主理人有个“五年计划”
2025-03-25 23:24:03济南这一片区征收!
2025-03-26 12:42:04OPPO Find X8 Ultra参数全曝光 Find X8现谷底价遭疯抢
2025-03-25 23:27:11轻微刑事案件最快一天审结,上栗县人民检察院成立专业团队高效办理轻罪案件
2025-03-26 12:45:032025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出炉,中国物理巨匠王贻芳,ImageNet作者李凯当选
2025-05-06 16:05:00强沙尘暴突袭敦煌近万人被困 如何在3小时内跑赢12级狂风?
2025-05-06 14:25:00超14.65亿人次!2025年“五一”假期交通出行火热
2025-05-06 12:47:00“银发族”变身“剁手党”,老年人网购有多野?
2025-05-06 12:36:00从“自行车大国”到“骑行大国” 海外并购模式探寻国产自行车发展新路径
2025-05-06 12:30:00在美国商务部长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2025-05-06 12:18:00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优秀节目巡演(贵阳站)走进白云区
2025-05-06 11:42:00最新放假通知来啦!连休3天,不调休!
2025-05-06 11: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