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山东潍坊昌乐县民间传说故事集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20:30:00    

#山东#​#潍坊#​#昌乐县#​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一、方山爷的传说

核心人物:明代县令于子仁(字景安)

故事梗概: 明朝洪武年间,湖广武冈人于子仁赴任昌乐县令。赴任途中,遇一神秘老人赠其拐杖,称可助其除恶鬼。

到任后,于子仁发现昌乐西门因闹鬼被堵,遂下令拆除。妖雾骤起,恶鬼蜂拥而至,于子仁以拐杖化为金鞭,驱鬼至方山山洞,并以巨石封洞,坐化镇守。百姓感念其德,建庙塑像,尊为“方山爷”。


文化影响:

方山庙(昌乐县方山西坡)为祭祀核心,庙会日期为农历六月二十七日,香火鼎盛。

2006年被列为潍坊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状:方山庙经多次修葺,现为县级文保单位及旅游景点。


二、九顶连环山的由来

神话背景:后羿射日

故事梗概: 远古时期,十日并出,玉帝派羿下凡惩戒。羿射伤一太阳,余者逃窜,最终九日化为山峰(今昌乐县乔官镇与鄌郚镇间的九顶连环山),一日化为土冢。羿的天狗追击未果,九山由此得名。

地理特征:

山峦南北绵延十余公里,九峰相连如蘑菇状。

与后羿神话关联,体现自然景观与传说的融合。


三、姜太公与营丘故城的传说

核心人物:姜子牙(吕尚)

历史背景:

西周初年,姜太公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受封齐国,建都营丘(今昌乐县营丘镇古城村)。


文化遗存:

古城村现存姜太公庙、汉隐士逢萌墓道碑等古迹。

民间盛行“太公在此”镇宅风俗,农历三月十八日为太公庙会。

历史考证:

《史记》《汉志》等典籍均记载姜太公封于营丘,对齐文化影响深远。


四、伯夷叔齐与首阳山的传说

核心人物: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国公子)

故事梗概:

伯夷、叔齐因不满周武王伐纣,隐居首阳山(今昌乐县城东孤山),采薇而食,誓不食周粟。后因野菜亦属周土,绝食而亡。

文化影响:

后人建夷齐祠(孤山庙),庙会为农历三月三。

司马迁《史记》将《伯夷列传》列为首篇,历代文人多有赞颂。

现状:

夷齐祠为石质无梁建筑,残碑存光绪年间重修记录,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王裒“闻雷泣墓”的传说

核心人物:魏晋孝子王裒

故事梗概:

王裒因父被冤杀,携母归隐昌乐。母逝后,每逢雷雨,王裒至墓前哭诉“母亲莫怕”,其孝行感天动地。

文化地位:

元代被收入《二十四孝》,称“闻雷泣墓”。

王裒墓院(今营丘镇王裒院村)为纪念地,农历九月十七日有祭拜活动。

现状:

墓院曾遭破坏,20世纪90年代修复,现为孝文化教育基地。


昌乐县的民间传说以历史人物、神话故事为核心,兼具道德教化与地域特色。

方山爷、姜太公等传说与地方古迹紧密结合,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伯夷叔齐、王裒的故事则体现忠孝节义的儒家传统。

这些传说均被列入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昌乐文化的重要符号。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评论和补充,小编感恩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青草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