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8 05:15:00
近期新冠感染又有高发趋势,不少网友晒出了新冠抗原“两道杠”的照片。视觉中国|图
流感高峰期刚过,新冠感染又有抬头趋势? 2025年5月15日,中国香港歌手陈奕迅在微博称“一夜之间被病毒搅垮”,因确诊新冠宣布延期高雄巨蛋的三场演唱会。
知名歌手也“中招”,让新冠病毒又引发关注。尤其五一假期后,社交平台上“刷屏”的除了旅游记录,还有不少新冠抗原“两道杠”的照片。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2025年5月8日公布的数据,4月以来,门急诊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由原来的7.5%(3月31日-4月6日)攀升至16.2%(4月28日-5月4日),相当于每6个门急诊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中就有1个感染新冠,检出率已超过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居于首位。
不过,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本轮新冠流行率尚未超过去年峰值。中疾控历史数据显示,2024年3月及8月分别出现的疫情高峰中,门急诊新冠病毒阳性率曾达到21.1%。“我们预计可能这一两周就是感染高峰阶段,到5月底、6月初就会有所下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目前感染人数在北方部分省份已经有下降趋势,南方一些省份还处于上升的趋势,预计在一两周内会达到高峰并回落,对即将到来的中高考影响不大。
新冠感染为何在近期抬头?
李侗曾认为,当前距离国内上一次感染高峰(2024年8月)超过半年,“前次感染后,经过半年到一年时间,人体内的抗体水平下降,再次感染的概率就会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流行的毒株为XDV变异株及其子分支NB.1.8.1,它们均属于奥密克戎家族,XDV系列变异株也是当前的流行株。“如果既往感染过XDV毒株,现在对NB.1.8.1还有一定抵抗力,但如果感染过的是更早的JN.1等毒株,保护力就会有所下降。能成为主要流行株的毒株,免疫逃逸能力肯定更强,”李侗曾说。
中疾控数据显示,本轮感染中,南方省份新冠阳性率略高于北方。李侗曾解释,这是因为南北方病毒流行存在时间差,北方流行较早,从3月开始升高,5月初就过了高峰。五一期间人口流动大,南方旅游聚集人多,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病毒传播。
李侗曾观察到,本轮新冠流行持续时间较长,就诊人数从3月开始持续增加,以青壮年患者为主,症状表现为中低程度的发热、咽痛、咳嗽,比流感症状更轻。
针对网络上广为传播的“新冠流行率上升,和今年流感流行率较低、群体免疫力下降有关”,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家金冬雁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这是错误的观点,新冠和流感之间不存在交叉保护,不会因为没得流感,新冠就趁虚而入。
尽管宏观数据有所起伏,但在许多临床医生看来,此轮新冠流行现象并不值得特别担忧。
武汉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专科副主任医师余昌平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最近几个星期前来就诊的患者数量有所增加,但这种增加并不显著,“新冠现在已经普通化了,重症患者极少,大部分患者只是发几天烧”。
南方周末记者从广东省一家三甲医院普通儿科了解到,近期该科室接诊的患儿新冠检出率没有明显变化,有医师表示,由于没有强制检测核酸,部分流感样病例难以判断是否为新冠感染,但整体症状和普通感冒类似,无需过度恐慌。
李侗曾判断,本轮新冠流行仍属于正常的周期性波动,“临床医生从3、4月份就观察到新冠病例的增加,此时流感高峰基本过去,对医疗机构影响较小。5月新闻叠加明星效应,关注的人才多了起来。”
不只内地,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在近期通报了新冠流行趋势。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在2025年5月12日通报称,香港新冠检出率在过去四周持续上升,截至5月10日的一周,检测阳性率达13.66%,创近一年新高。更引人注目的是,4月27日至5月10日,香港新增与新冠相关死亡个案多达49宗。
对此,金冬雁表示,该数据并未超过往年高峰期,“XDV变异株和JN.1相近,但致病性没有增加,有群体免疫力的基础,再怎么也翻不出大的波浪”。
不过,多位专家也提示,对于60 岁以上老人、有基础疾病者(糖尿病、心脑血管、慢阻肺等患者)、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肿瘤治疗中、器官移植患者)等高风险人群,仍需引起重视,做好防护工作。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提醒,高风险人群应尽快接种JN.1新冠疫苗额外加强剂,未曾接种新冠疫苗初始剂次的人士(包括幼儿及儿童)亦应尽快接种。
2024年7月,中国内地将新冠病毒疫苗由免费接种政策调整为自费接种后,目前尚未更新针对新毒株的接种策略。2024年,由钟南山院士领衔编著的《抗新型冠状病毒小分子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指出,小分子口服药物是我国目前抗新冠病毒主要治疗方案。目前国内有包括莫诺拉韦、利托那韦、阿兹夫定在内的7款新冠特效药上市。
李侗曾提醒,对于重症高风险人群,建议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免疫正常的年轻人自愿用药,一般对症治疗即可。日常注意个人卫生,多开窗通风、勤洗手、规律作息、适当锻炼,在流行高峰阶段,去人多的地方要戴口罩。
“此外,也要警惕家庭内部传染,新冠重症病人往往是本身基础病严重,外出活动少,被家人传染了病毒。现在很多年轻人出现症状后,没有进行新冠抗原检测(或检测不出),不管是否确诊,都建议自我隔离,尽量避免带病上班上学。”李侗曾说。
南方周末记者 黄思琪 南方周末实习生 曾菲彤 陈书灵
责编 崔慧莹
新冠感染又抬头?高危人群需警惕
2025-05-18 05:15:00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最新消息!
2025-05-15 15:38:00致敬生命的守护者
2025-05-12 09:42:00杭州女子半程马拉松武林广场开跑,00后冠军赛后直夸西湖太美
2025-05-11 10:22:00门锁没坏门开了 没人进门钱丢了 警方1小时速破“闹鬼式”盗窃案
2025-05-10 17:14:00一群年轻人的种田新选择
2025-05-09 17:59:00喜迎25岁生日!深圳华侨医院发布建院25周年社会责任报告
2025-05-09 10:32:00睡不好=白运动+狂暴食?瘦不下来,可能是你觉没睡够
2025-05-09 09:39:00【视频】“决胜收官‘十四五’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咸阳市广播电视台2025年大型全媒体行动今日启动!
2025-03-25 23:17:03本周陕西上演“气温过山车” 强降温+吹风即将来袭!
2025-03-26 12:35:12强化风险源头治理 高质量推进法治鞍钢建设
2025-03-25 23:20:19突然!知名品牌 多地闭店!
2025-03-26 12:38:00向农民学习种田 到美院进修文创 樱花小院主理人有个“五年计划”
2025-03-25 23:24:03济南这一片区征收!
2025-03-26 12:42:04OPPO Find X8 Ultra参数全曝光 Find X8现谷底价遭疯抢
2025-03-25 23:27:11轻微刑事案件最快一天审结,上栗县人民检察院成立专业团队高效办理轻罪案件
2025-03-26 12:45:03都江堰水沟边有人用脚搓洗竹编 官方回应:并非用于食品
2025-05-18 18:32:00截至4月30日,河北超60万户小微企业获得授信超8100亿元
2025-05-18 18:03:00宣告失败!印度地球观测卫星发射后失联
2025-05-18 12:02:00河南漯河:从“中原粮仓”到“世界餐桌”
2025-05-18 11:32:00第23届大连国际徒步大会开幕
2025-05-18 11:32:00马灯舞、畲族刺绣…河源漳溪非遗狂欢,带你穿越畲乡奇妙世界
2025-05-18 11:20:00幼儿园厨师餐具池里洗墩布被辞退,起诉幼儿园要求赔偿被驳回
2025-05-18 10:51:00省市区三级联动,市场监管部门“以案说法”普法宣讲活动进商城
2025-05-18 10: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