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共议治水新路!禅城区政协围绕农村河涌水环境共建共治共享开展专题视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2 09:17:00    

7月11日,禅城区政协环境保护委组织政协委员围绕“农村河涌水环境共建共治共享”主题,开展专题视察活动与“有事禅商量”协商座谈会。

委员们实地走访澜石大涌岸线、黎冲状元文化展示馆,漫步亲水步道,触摸“状元文脉”,为禅城区水环境治理献智献策。

专题视察活动。/禅城融媒记者林晓平摄

从澜石大涌,到状元故里

水清岸绿映照名人文脉

近年来,佛山全域铺开“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治水新思路。漫步禅城村居,水清岸绿的河涌景致随处可见,龙舟竞渡等亲水活动渐成常态,既点亮了人居环境,也催生出水经济新增长点。

亲水步道沿涌蜿蜒,岸边草木葱茏、繁花点缀……这天,区政协委员们来到澜石大涌一带,众人边走边看,实地了解岸线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成效。

委员们实地走访澜石大涌岸线。/禅城融媒记者林晓平摄

“以前这段河岸挡墙出现破损,绿化带地面沉降,进一步发展的话,甚至影响魁奇路交通行车。”禅城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的岸线整治工程于2023年动工,历时一年完成,对佛山大道与金澜路段约1.6公里堤岸进行了整治加固,既提标防洪排涝,又添景观设施,让实用与美景在此交融。

横跨石湾的澜石大涌,是本地水质的“晴雨表”。大家现场看到,尽管前几夜接连降雨,河涌水质仍碧绿清澈,未见浑浊泛黄,群鱼悠游其间,生机盎然。

澜石大涌。/禅城融媒记者林晓平摄

移步黎冲村,委员们走入状元文化展示馆参观。这座立于明代状元伦文叙故居原址的展馆,总面积2376平方米,去年开放以来便成为石湾文化新地标。

状元文化展示馆。/禅城融媒记者林晓平摄

馆内陈列丰富,不仅详细梳理了简文会、伦文叙两位状元的事迹与家族故事,更陈列着伦文叙殿试卷、唐代“进士题名”碑、伦文叙父子宫廷画像等珍贵文物仿制品,让状元精神有了可观可感的载体。

委员们实地走访。/禅城融媒记者林晓平摄

共商治水良策

不只要“面上光”,更要“源头清”

围绕“禅城区农村河涌水环境共建共治共享”,当天开展了“有事禅商量”协商座谈会。区住建水务、生态环境、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农村河涌水治理、水环境提升进展。

座谈会现场。/禅城融媒记者林晓平摄

据了解,2024年以来,全区农村已推进24个“美丽河涌”建设项目,覆盖河岸提升、挡墙建设、河岸绿化、污水管网完善等,已完工23个,完成率超95%。去年,禅城水质排名位居全市前列,河涌水质达标率创下“十四五”以来最佳成绩。

委员们聚焦水环境“里子”整治难点痛点,从多个角度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区政协委员雷洪认为,禅城城中村的水生态整治工作难度很大,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尤其要发动村委、村民提高认识、重视问题。

部分委员提到,河涌日益变美的同时,出现了个别河涌“前段美,后段黑”,以及个别村居“外在好,里子差”的反差问题。委员们建议,相关部门之间,应就河岸美化、水体污染治理工程加强协作,同步规划、联合行动;禅城应积极带领村居探索“水经济”发展,联动社会资金保障长效维护,避免依赖短期财政投入。

区政协委员徐登峰分析了“前置思维”“统筹思维”在治水工作中的关键作用。他认为,治理前需汇聚各方力量深入调研,以便更好地制定和实施治理方案。

区政协副主席渠铮表示,要积极调动村集体资金投入和共治力量,群策群力推动农村河涌水环境共建共治共享,通过规范农村自建房雨污分流,提升城市污水管网的雨污分流治理成效。

座谈会现场。/禅城融媒记者林晓平摄

禅城区政协环保委27人次获2024年度政协优秀履职委员、优秀提案、信息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政协工作联系点表彰荣誉。活动当日举行了相关表彰仪式。

文/禅城融媒记者林晓平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青草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24